工厂门口的小卖部,和我的妈妈

2021-12-29 创建 17,671

工厂门口的小卖部,和我的妈妈

工厂门口的小卖部,和我的妈妈

作者:小呀呀。(来自豆瓣

小时候有一年,我妈问我:“要你讲普通话,你会不会讲啊?” 没过多久,我们就搬家了,搬到一家手袋厂外面。手袋厂外面有一排水泥平房,这是一排开店的铺位,我们搬到的位置,是从左边数过来的第七间、从右边数过来的第五间。这一年,是我们开小卖部的第一年。

只靠爸爸工作的一份工资,是不够养小孩的。妈妈问我会不普通话,是因为搬过来以后,我们就要用普通话跟人说话了。小店的目标客人是在手袋厂打工的人,而过来这里打工的,大多数都是讲普通话的人。可是其实,不会讲普通话的人是我妈,毕竟她一直生活在村里,以前她的生活只会用到白话和客家话。

手袋厂在一个林场下面,大概是一个新开的工业区。我们搬去的铺位很窄很小,连我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子都觉得它又窄又小。屋子中间,还做了一面木板墙,墙上开一个门,这样把整个空间前后隔开,墙的前面开小卖部,墙的后面放睡觉的床和吃饭的矮木桌。煮饭呢,就在铺位后面的空地简单搭一间棚子做厨房就好了,左边和右边的人家也是这么做的。小店的面积那么小,可是卖的东西却很多,那些货物绕着小店三面墙紧紧摆满一圈,又在店中间的不锈钢货架上摆满两面。面朝工厂门口那边,是小卖部的正门,那是一个卷帘门,卷帘门上面还做了一个往外伸出去的铁棚,支撑铁棚的柱子就是我们爬上爬下玩的爬杆。铁棚下面,摆着桌球台和冰柜,白天,冰柜摆在外面,晚上,要把冰柜推回来。那时候的冰柜都是要盛半柜子水的,啤酒啊,玻璃瓶装的汽水啊,都冻在冰水里面。冰柜上面,是放电子秤的位置,平时就用这个称来卖花生和鸡蛋,夏天还可以用来卖切片西瓜。

不过那么多东西,我最记得的是方便面和鸡肉肠的位置,因为有时候要偷吃的。店里卖的更多是日用品和大人吃的东西,几乎没有小孩子的零食,这一点说来还不如学校的小卖部。小店的客人,几乎全部来自马路对面那个手袋厂,一到下班的时间,就能看见工厂蜂拥出来好多好多人。包括我家在内的这一整片生活区,都是依赖他们养活的。

我们所在这排店铺,是离手袋厂最近的店铺,位置好,所以开的全是小卖部和小饭馆。再走远一点就热闹了,有小诊所,有照相馆,有做皮鞋的店,有摆了好多电话机专门给人打电话的店。有卖早餐包子的店,有其他小工厂,有拍贴纸相的店,还有傍晚才出来的卖西瓜、白瓜、葡萄或者意林、故事会的小推车。对了,还有一个电影院,可能应该叫放映厅吧,放映厅门外摆着手绘的颜色鲜艳又夸张的海报,有一次,两位在手袋厂工作的姐姐买票请我进去看,不过很快,就满脸尴尬地把我带出来。

客观来说,我们家小卖部在这个地方确实很不起眼。尤其是跟右手边第一家店比起来,人家的店几乎像一家小超市了,他们租了两个铺面,把中间打通,其中一个门改成透明的玻璃展示窗,又宽阔、又明亮、离工厂大门又最近,要是我,我也肯定喜欢去他们那里买东西。不过呢,我们家也是有吸引客人的办法的。

我们家有一部电视机,经常有人过来这里看电视。或者几个人坐在柜台旁边聊天,他们买一点吃的,买两瓶啤酒,要是需要杯子,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们几个。也可以在这里打桌球,多少钱打一个小时那种,要是有人要打,妈妈就使唤我过去,拿一个三角形框框整理桌球。不过,我更重要的工作不是这个,我更重要、也是更喜欢的任务是 —— 到工厂大门去送纸条。

那时候电话亭和 BB 机还没有普及,我们家有一部红色的电话机,那些离家在外打工的人,如果家人需要联系他们,就会打电话过来我们店里。我们把他们要找的人和要回拨的电话号码记下来,记在一张小纸片上。这张纸片,一般都是从整条的香烟盒上随便撕下来的。接下来的任务,就要交给小孩子了 —— 我穿过马路,沿着工厂的一排铁栏杆跑进去,去把纸片交给门口保安室的叔叔。等到工厂下班,就会看见纸条上写的人过来我家打电话了。

不过其实,电话机别人家也有,电视机别人家也有。我们最厉害的,其实是我们有一箱的 VCD。天黑以后,才是这一片生活区真正热闹的时间,工厂放工了,大家都下班出来,吃饭的吃饭,玩的玩,来看电视的看电视。有一年,表哥搬来我家一个纸箱子,打开来看 —— 整整一箱,全是 VCD 光碟。箱子里面,有《小鹿斑比》,有《小姐与流浪汉》,有《猫和老鼠》,另外还有一个大大的盒子,盒子里面是一套的电视剧,上面印着几个穿古装的人,还有四个大字:《天龙八部》。

于是从那以后的每一个晚上,电视机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播这个剧。不过我一次都没认真看过,因为大家要播这个,我就没得看《猫和老鼠》了。晚上睡觉更惨,我们睡觉的床头,跟那部电视机之间,就只隔了薄薄的一面木板墙…… 我一睡下,刚好电视机就在头顶上播啊播,听着听着,也就睡着了。

那些经常来我家看电视的人,来着来着就变成熟悉的人。有一个人是海南的,有一次他回家乡,再回来的时候送给我们一大袋黄色的米。他说,这种叫 “小米”,是他们家乡的特产,吃这个对胃好的。于是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,我们每天早餐都是这个小米煮的粥,我很不满意,因为我觉得这是喂鸟的东西。还有两位在手袋厂打工的姐姐,就是那两位带我去看电影发现不对劲赶紧把我带出来的姐姐,他们莫名其妙特别喜欢我,有一次到镇上买衣服,还把我带着一起去。对我来说,镇中心还只是一个只听别人讲过的、我觉得一辈子不可能去到的地方…… 回来的时候,我多了一条深红色的连衣裙。那是一条冬天穿的、似乎是灯芯绒的裙子,是两个姐姐一人出一半钱买给我的。

可是姐姐们不过是从家乡出来打工的人,而我也不过是她们常去的小卖部家的小孩而已。

在家里,妈妈是几乎不给我们买衣服的。生活很拮据,要生活,要交学费,要存钱回家建一个房子,小孩子穿校服就可以了,没必要为了漂亮多花钱。我们也很识趣,从来都什么要求都不敢提。只有一次,那段时间天天都在下雨,连续不断地下,我每天走路去学校,从早到晚鞋子都是湿透的……

闹了好久,爸爸终于答应给我买雨鞋。等到雨停这天,爸爸开摩托车载我出去,我们一家店一家店问,这家没有雨鞋卖,就去下一家问。最终,我得到了一双雨鞋。可是,在那之后,天好长好长时间都不下雨了。又过了很久很久,雨季终于来临,可是那双鞋子我已经穿不进去了。

即使是这样难得一次任性,我也很知趣地,只敢对爸爸任性。因为知道,对妈妈提要求一点都没有用,只会被骂一顿。妈妈对待小孩子,总是责怪,总是嘲笑,总是不考虑小孩子的感受。比如姐姐参加学校的野餐活动,回来给我带了一只烤鸡翅,我跑到厨房,妈妈已经把鸡翅扔了,因为 “不准吃热气的东西”。又比如在路边看到空瓶子,妈妈想捡,又不好意思,就命令小孩子去,仿佛小孩子就没有自尊心。再比如二年级的时候我数学考试考了全镇第一,我光荣上台领奖,领回来一个装了 100 元奖金的信封。之后姐姐也上台领奖了,姐姐是他们年级的第三名,奖品是好多漂亮的文具。可是回到家,我的奖金马上被收走,我什么东西都没有了。还不如不考这个第一名呢。一气之下,我再也考不上第一名了。

可是妈妈肯定是不记得这些的。她只会责怪我们不懂事:“我辛辛苦苦,还不是为你们!”

可是具体是怎么辛苦的呢,她也不会说。爸爸去工作的时候,就由妈妈一个人看店,普通话勉强说着,也就慢慢学会了。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妇女,可是要开店、要进货,要定价钱,要记住价钱,要接电话,要记住人,要留心偷东西的人,要留心假币,要留心骗子…… 被骗最多的一次,是一个人来到店里,说他们工厂出问题了,工资发不出来,所以他偷偷把厂里一批 “金霸王电池” 搬出来便宜卖。于是,家里多了一箱冒牌的假电池,没法用,也没法卖,骗子找不到了,只好自己认栽。因为这次贪小便宜,妈妈被说了好久。不光卖东西,有一年小卖部还开展了打耳洞的业务,那时候我大概在读四年级,妈妈给我打了两个,我还挺骄傲的,毕竟打耳洞那时是件很时尚的事情。可是回想回去,我妈能去哪里学习技术呢?不过是买一支耳洞枪,然后看别人打一次,就开始赚钱了。要说工具,也不过只有一支耳洞枪,和一支画定位的圆珠笔而已…… 而我,非常可能是她用来做试验的第一个试验品。

在我的脑子里拖沓又漫长的这段小卖部时光,算起来也不过只有三四年而已。后来,家里的房子建起来了,回到村里,新房子一楼还是继续开小卖部,可是回来以后,更重要的事情似乎已经从 “努力赚钱” 变成 “好好过日子”。生活悠闲起来,大家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房间,冰箱的汽水和雪糕可以选着吃,无聊的下午,村里的人就聚集过来打麻将。村里从一开始只有两家小卖部,到后来有三家、再到后来的五家,到现在有了小超市和好几家连锁便利店,我们家的小卖部,也在今年正式转让给人了。

标题:工厂门口的小卖部,和我的妈妈

分类:文章线报

链接:https://www.fbxie.com/10200.html

版权: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您需要使用非免费的软件或服务,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发表回复
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xdh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2422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xdh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00